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和要求。这一纲要不仅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全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以下是纲要中明确要实施的关键内容。
纲要明确要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念,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水平。这为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精神指引,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行动自觉。
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促使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与文化,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纲要明确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途径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人们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支撑。
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培养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引导人们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激发他们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提倡团结协作,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助力社会和谐与进步。
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多重挑战,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涵盖增强国防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和维护民族尊严的责任感。通过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的凝聚力。
纲要明确要求,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注重实践教育的推动。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和公民参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实际工作。通过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新时代接班人,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为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
纲要提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各类教育体系中进行深入实施。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协同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通过构建立体化教育模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得到普及与实践。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系统性地整合资源,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这一实施纲要的推动,必将进一步加强国家认同感,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